房天下 >资讯中心 > 其他 > 正文

10大典型故事见证北京住房变迁

房天下业主论坛  2008-10-15 13:56

房子位居中国老百姓的“三大生活理想”(房子、车子、票子)之首。改革开放的春风把房子吹得货币化,人民收入增加,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从居住格局上由平房、大杂院、家属院到筒子楼,再到居住小区、别墅;住房愿望上也从“居者忧其屋”过渡到了“居者有其屋”、“居者优其屋”,而今天又到了“居者忧其屋”;房价上也是分阶段性的疯狂增长。我通过搜集改革开放这三十年来的典型住房故事,展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住房制度和百姓住房状况及梦想的变迁。   

住房篇

房子,自古就是保身立命之所,也与我们的生活最息息相关。30年来,关于房子,有太多的变化。从平房到楼房,从福利房到商品房,从一家几口人蜗居在不到20平米的斗室里,到现在你可以一人独享着上百平米的居室……

1、何京京

是上世纪50年代出生在北京的。何京京还记得她在60年代在北京上小学时的情景。那时,她住在北京地安门。她家的院子,属于一座旧王爷的府邸,解放后被政府改为科学院的宿舍大院。在她所住的那条街上,这样的大院有不少,比如交通部的、外交部的。所有大院的孩子,和在胡同里居住的普通平民的孩子一样,在一个学校、一间教室里上学。这种情形一直持续到上世纪的六七十年代。在文革十年中,北京城基本没有盖新房子。何京京明显感觉到北京人口剧增给住房带来的压力,那就是,四合院中搭起了越来越多的小房子,搬进来越来越多的住户。

可见改革开放以前基本上没有新房子的增长,普通百姓多以杂居的四合院、平房为主。

2、资深媒体人:曾颖。

我永远记得自己住的间房,那是在老家什邡最杂乱破旧的老街上,一下雨便稀泥满地,难以下脚。我最初记忆中的那间14平方米的小房就在外西街172号,此前,我是降生在距此500米左右的善施桥河边一所公厕隔壁的小房子。我对房子和家的记忆,最初始于两片巴掌那么大的亮光,那是老屋顶上玻璃明瓦透下的两小片天空。在它旁边,是挂着蛛网和灰尘的老瓦片,三者都有些年辰了,一例是古老得让人喘不过气来的感觉。这间只有14平方米的老房子被一道竹篾土墙隔成大小不均的两小格,外间小些,约占三分之一,既是客厅也是饭厅还是厨房,这一格上面有木板搭成的小阁楼,堆些平常不太用的杂物,在家里住房最紧张的那些日子,我曾试图搭梯子溜上那里去住,在那里,我至少可以把四肢向不同方向同时伸开地睡一次觉,但这个计划后来因为父亲想养鸽子赚钱而最终没有得逞,我们也因此而多吃了无数的灰尘和鸽子身上的微生物。这小小的房子便是我从出生到初中近10年居住的地方,狭小,拥挤,逼仄,杂乱,而且肮脏。

特点:兴奋

从平房到楼房的升级,人们肯定是兴奋。我想虽然在现在看来,可能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但是在当时住进楼房除了兴奋没别的了,即使有不好估计也顾不得,心里就一个美。

1980年的时候,我家搬到了楼房。从平房搬到楼房着实让我兴奋了很久。其实平房也不是不好,还有个院子呢,楼房则象个鸽子笼。但那是楼房啊。谁说的来着?共产主义就是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电话是的奢侈品,那时候是连想都不敢想的,楼上楼下这事儿终于实现了,只是后来才知道,人家那楼上楼下是指我们这里称为别墅的东西,跟我们那些鸽子笼不是一个意思。没关系,楼房就是楼房。两居室,有个大致可以放下一张饭桌的客厅兼饭厅,还有厨房,事实上的是居然还有独立的卫生间。卫生间只有一平米左右,没有马桶。您知道,平房里除非用夜壶之类的东西,想方便一下就要到公共厕所去。只此就是个伟大的进步了。

特点:虽然简陋却仍为福利分房而努力奋斗

4、网友:彭建华

上个世纪80年代初,我成家时,单位分给我们一间不到13平方米的单身宿舍,房间里除了放一张床、一个大衣柜、一张书桌外,再也没有多余的空间。整层共用一间水房,要“方便”还得到楼下百米外的公厕去。煮饭时各家都在房间外面放一个蜂窝煤炉子,下了班,各自便在楼道里点火做饭,那是真正的“锅碗瓢盆交响曲”。

在这个房子里我住了近3年,1985年,职工们搬进了新居,我也分到一套近50平方米、带厨房和卫生间的住房。在搬进新房的那一刻,我一想到从此以后再也不用住以前那样的筒子楼了,那高兴劲儿就别提了!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祖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家现在的面积有120多平方米。近几年来,几乎每位职工家里都配备了齐全的家用电器,有的职工还买了面积较大的商品房和私家车。如此大的变化,在30年前恐怕是连想都不敢想的。

特点:商品房初期,买房自由,但品质上跟现在比要差些

1998年,原先的福利分房被市场经济模式的商品房所取代,新的住房时代开始了。儿子越来越大,彭女士感到居住明显不方便。1999年,彭女士在南宁市民主路某小区买了一套商品房,三房一厅,整栋房屋的设计是当时刚刚兴起的“蝶式”,一梯4户。客厅较大,各房间采光都不错,这点让彭女士比较满意。

由于次购买商品房,彭女士没有任何经验,只求面积够大,以解决儿子及客人到来时没地方住的窘境。等真正入住之后,彭女士便发现这套房住起来也不太顺心——房子是大了,但没有阳台,想晒个被子、衣物什么的,还得抱着东西到楼下去晒。

据了解,上世纪90年代房屋基本上就是这样,即使是私房,它也摆脱不了大环境的影响,户型设计和用材也差不了多少。这样的住房只能满足人们的一般生活需求,不会使人们住着有舒适、顺心的感觉。值得一提的是,上世纪90年代后期,物业公司开始走进新建小区。小区门口有了保安站岗,谁家的灯不亮了、下水道堵了,一个电话打到物业,便会有工作人员上门检修。一种新型的服务模式,开始向居民走近,而一个新颖的名称——业主,也开始出现。

特点:进入21世纪,楼房越来越高,环境越来越美,除适用、经济和美观之外,还考虑环境和性能

前几年我家搬进了新建的住宅小区,这里既繁华又清静,宽敞而且实际面积稍大一点的楼房,交通不仅方便,还有一大批漂亮的建筑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展示了北京这座国际大都市的气派。而小区里的绿化带里种满了鲜花,它不仅改善了我们生存环境空间还净化了我们的空气,和过去的家属院相比要好多了,绿化面积、休闲场地大了,布局也合理了。虽然现在我们住进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小天地”里,但并不意味着邻里之间就没有沟通,我们倡导的是和谐的邻里关系,需要每个人从“家”里走出来关心别人、帮助别人。正是由于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房改政策的逐步完善,树立起了只有加快住房建设,提高人民居住水平才能体现社会进步的新观念。

今年我们又一次搬家了,这回是搬到了新买的大房子里,屋子比以前更加明亮宽敞,视野也更加的开阔了。

综上可见,随着个人购房时代的来临,人们可以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住房,亦可自由选择喜欢的居住面积。对住房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人们住宅模式从的大杂院、平房、筒子楼过渡到花园洋房,充分说明这30年的变化之大。

房价

房子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特别是1998年房子货币化后,房价作为房子的市场载体就显得尤为重要。房价的变迁也意味着人们对房子需求的变迁。

特点:初期有钱人大胆人买房

1998年,李戈大学毕业留京工作,远在黑龙江的父母也已退休,因此一家人打算在北京买房安居。“当时三环外商品房的售价约5000元/平方米,父母20多万元的积蓄显然不够一次性付清,但如果贷款30万元就能买套100平方米的房子。”李戈回忆道,“父母怎么都不愿意做按揭,‘到这个岁数了还要背负沉重的债务,实在不能接受’。最终,那年家里没有买房。”

8、网友:老曹。

90年代初,做外贸是被鼓励的,我转做了出口,生意渐渐有起色。那个时候房子开始被人炒热了。我想“炒”是中国人的一种文化来的,古而有之,“洛阳纸贵”就已经是一种炒作了。总之广州的房价一下子就嘣嘣嘣上去了。说实话我也买了一套,而且就是回去以前住的地方买了。我是有一种情结在里面,觉得搬回去才有自己是广州人的感觉。

这种观念后来就慢慢改了。随着生意日益扩大,我又开始搬家了。现在我有几套房产,我也不是炒楼,就是拿两套自住,其他的拿去出租。这大概也是传统中国人的想法吧,房子比什么都实在。有些人也会羡慕我,其实得失都是看个人选择和努力了。跟我一起“下海”的人,并没有都走到这一步,他们有些人回去了,有些人转做了其他,辗转起伏,这就是人生了。我只是比较幸运又肯努力的人。

特点:房价一步步上涨,房奴越来越多

朋友说我是一个幸运儿,刚毕业一年就买到房子了,避开了现在的房价暴涨,我不说的话,有谁知道我为了房子连婚礼都没了?

05年家里就催着我们结婚,我跟老公就开始看房子。最后看中的那个,是别人买了没住的,装修了一大半,面积不大,60多平,总价30万,隔了两个房间,还可以看到“一线江景”。我们都很喜欢,想着30万刚好是能承受的价格,就下定了。

就在这个时候,中介跟我们说了,那房子的业主是要“实收”。因为他买那房子还没“住”满五年,营业税是要收全部的,比之前三四千的税多了上万!我们两边家里都不算特有钱的,这次买房,30万要一次性付款,已经动用了两边家庭能用上的钱。我跟老公都是勤俭的人,可是刚出来工作没多久,两个人的积蓄加起来也就只有1、2万,原本是打算拿来摆酒的。要为了房子牺牲婚礼吗?我跟老公都很踌躇。

老公那边一开始不敢做决定,怕我没有婚礼会伤心。可是老爸跟我说你看新闻,总是说国几条又出台了要控制房价,可是谁知道能不能控制?结婚能等别人控制好再结吗?

我最后还是答应先买房。登记之后,房产证有了两个并排的名字。那是我用婚礼换回的房子。我把房子上缴给了国家。

YJ于2006年底在中山大道的XX明居买了一套三居室的二手房,月供近5000元,供期10年。对于如今仍为单身女孩子的YJ来说,现在每个月最重要的事,就是工资一下来就取去还贷。由于首付是家里帮忙给的,所以自己的手头还有些钱,月供完后没钱吃饭,就花老本,不过现在也花得差不多了。

虽然工资几乎都贡献给了月供,但在YJ看来,化妆品、吃饭、衣服仍一点都不能省,该买的钱还是照付不误。80后是出了名的啃老族,尽管如此,YJ月供近5000元也不容易,何况是一个飘于这个城市的小女子。

综上所述,在1998年后,建行较早推出了个人住房贷款业务,“要买房,到建行”成为广为流传的经典口号。不过,当时这种提前消费还是新现象,人们没有贷款买房的意识,很多人选择了借钱买房或者等攒够钱再买。但是当人们的观念好容易接受了新潮的按揭买房,房价却一个劲的往上蹿,人们的收入远远不能跟上房价的上涨速度。于是有人硬挺着当了房奴,有人宁肯租房住。虽然住房观念有所不同,但是人们对住房的理念却永远没有改变过,那就是对住房的品质追求越来越高。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关注特价房上海官微

掌握沪上最新楼盘动态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