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资讯中心  >评评谈谈才是ZHEN>  正文

手机看新闻

黄欣伟:中介不是一支吗啡针

评评谈谈才是ZHEN2017-08-22 16:51:31

写这篇文章的诱因:

1、微信朋友圈看到一篇【中介是一支吗啡针】的文章,标题是个好的话题;

2、点开一看,是卢俊的作品;

3、看了个开头,没有继续看下去,是因为想好要写一篇有不同意见的文章,所以生怕看完全文变成了逐条的辩驳,而事实是有些观点其实我也认同;

4、早上我发微信给卢俊,经的他同意,写篇不同意见大家手谈。

1

无非是动了别人的蛋糕

N年前唐骏的学历门,微博上一片各种谩骂时候,写过一篇力挺唐骏的博文,大致的观点是——“谩骂者众,是出于正义还是妒忌”,遂那篇风口浪尖下面留言听取骂我一片。

那时年轻,又驴脾气地写了【风雨中再挺唐骏】,骂我再听取一片,我笑笑。

讲这个典故,是想要设问一下:【中介抢了谁的奶酪(引致非议)】

答案或许有——

1、开发商:因为启动中介,营销成本大幅上升,这是关键,至于现场混乱、管理失控、灰色交易,都是爱护羽毛的国企所计较,都是次要矛盾

2、代理公司:首先是一旦开通了外场渠道,动辄5-8个点的市场行情,和传统代理1%都谢天谢地相比,代理公司明显心态不平衡,更是一种威胁,因为其实“后卫是可以通过长传直接和前锋街头的”,作为中场的代理公司感受到了威胁和危险

3、部分客户:有些习惯自己到有空调吹、有音乐听、有茶水喝、有美人笑的售楼处接受信息传播,却不想在路上车上总之在其他非买房生活中被强行打搅的客户,更见不得中介打架抢客户求作证等各种骚扰。

不能完全说,对中介有意见和当年对唐骏谩骂是同一种心态,因为中介行业的准入门槛低、流动性大、机构规模小、管理松散等特征,是可能大概率诱发如上表面上的不和谐,同行和客户都有不同的“与中介接触的界面”,所以各自的感受不同或者这种不爽也不同,所以会有看法。

但事实也有另一面:

01

为什么营销不畅到了抓狂时候,最后一招都是“跟开发商沟通,提高营销成本,发动中介试试看”,能被作为最后一张牌,可见中介的市场效用还是被内心认可的

02

同行大多质疑中介的形象、转筹率乃至技术水平,但事实是看起来上游的开发商和代理公司,你可以去做中介但自己出于各种原因不愿意去做,却又眼红他人的辛苦钱,这和【曾经有一套房子在我面前我没有珍惜】是一样的对等

03

一般同行还真的吃不起中介的苦,就凭这40度的天:户外、穿长袖、带看,那些只有出现在征婚广告中常用的“肤白洁净”,是自己放弃了更高的机会,一如安妮宝贝早期短文说“他曾经用一条白色的小狗来交换她的笑容,然后她用一生的等待来交换他无法实现的诺言”。

有时候,能做和愿意做,是两个概念,且彼此并不存在包容度。

2

代理,你听到枪声了么?

最近和开发商交流的比较多,感慨于为什么代理难做了,因为相对于开发商团队对营销的理解,代理在技术领域真的已经没有什么优势了。

几年前在泗泾某楼盘,见过的一幕至今惊悚:马路上派单的中介,带着客户进入售楼处,那小哥长得干净且口齿伶俐,我旁听他讲沙盘讲户型抗性说辞,基本都妥贴、礼貌、有礼有节,最后可能是出于(内外场的)工作分工,签订单找了控台里同样长得干净口齿伶俐的代理公司员工。

相对于代理,上游和下游的技术提升都是在时刻进行中,只是我们疏于感知。那些个“开发商就是造房子的粗人,中介只会派单”的观点,今天真的过时了。

因为上下游的关系,代理公司员工进阶到开发商算是一个普世职场价值观,所以甲方的技术含量提升通过不断引进人才来实现,是可以理解的;

中介能够完成代理的闭环除了签约,已经是一个预警,这背后的逆向思维命题在于——被有些人看轻的中介,已学会代理机构自以为是的接待、洽谈、杀客,那证明什么?

1、要么是中介积极向上,那么以后不要小看中介

2、要么是那些流程本就SOSO,代理也不要自以为掌握了高精尖

上次,SMG有个主持人跟我微信咨询买房事情,聊着聊着不知怎么就说到了深刻:95%的工作其实都是做着做着就会了。

她回了三个字:我同意。

尽管当下的市场,中介关店潮又起,昨天有媒体统计说上海一个月关了930家门店,我们唏嘘之后,是不是要想一想:这些中介人员将会去哪里?

有同行分析说,现在一线市场被完全限制,三四线市场反而交投活跃,以外来人口居多的中介从业者,大可以回家做销售,说不定比上海更火爆。

那么,不排除还有部分想驻守上海的,他们的转型之路在哪里?

或者说,若他们“不想放弃从业经验”,该如何转型?

无非是加入所谓的正规军,但一旦加入,他们会比我们更有一个先天优势,答案不言自明。

现在展望市场,结论的递进关系大同小异——

短时间市场不会好,既然不会好,除非两种可能的对应:

1、资金链不紧绷的甲方,索性放假过年来年再战,时间换空间

2、受制于资金链的甲方,放血开闸降价促销。

以后一种为例,甲方愿意降价促销,这个邀约的对价自然是快速回款,这个时候他会选代理还是中介?!

能越过流通环节,是买家和卖家共同喜欢的事情,这点网购已经通过击垮实体商业来证明了这一点,甲方若能直接和消费者撮合,他为什么要支付、广告费?

代理公司若蜕变成策划公司,是行业的倒退,且又有广告公司的追兵,停是一条死路,懒是一条死无全尸的死路。

3

中介,策划想和你谈谈

我同意卢俊那篇文章中的几个建议,诸如加强管理,诸如不要在营销前期使用中介。同意更多是基于站在甲方控制成本立场上,因为中介本能会反感:“为什么到卖不掉才找我们”,但甲方固然也没错,换位思考大家互谅。

在上一篇公众号中提到一个观点说,为什么渠道销售高端项目不行?

多数人的反应是:中介没有高端客户。

这话一半同意,以门店为战场,以派单为方式,的确是更靠近刚需的市场,但不能就此推断说中介彻底碰不到高端客户,这话太了。

高端项目和刚需项目,如果都发渠道,有什么不同?

想来也没什么不同,因为寻找、接洽、传播的方式都是一样的,甚至对中介而言,刚需客户会更有耐心聆听你对于项目的阐述,因为一切屯于一个有吸引力的价格。

反之,高端客户事实上被中介滋扰或不期而遇的机会相对少,也更没有耐心停下车停下路跟中介对话,彼时的命题是【给你10秒钟,能用一句话说心动么】

今天我们路过佘山等几个豪宅区域,驻守在路边的中介,见缝插针停车塞单页的一句话无外乎:“多少万买佘山独栋?”

试想,同样这句式,对买得起客户和买不起客户的心理分泌是什么?

买不起客户:“反正买不起,说了也白说”。

买得起客户特别是身价远超买得起阶段客户的内心戏:“我怎么会买这种LEVEL的别墅?”

一个好端端的“需要找对人”,因为中介对卖点理解的浅显造成误会,更重要的是造成了流失。

既然这种技术壁垒存在,就存在弥补这种技术壁垒的机会,这个机会来自于中介对项目卖点的理解和梳理(或者说被帮助理解),这时候策划需要在前期给销售人员(包括中介)上一节项目理解课。

有些代理公司,采用的是策划指导销售,有些不,这都是公司操作战略,但事实是,有多少销售愿意听策划的理解?

当然,有些策划假大空,也的确不被销售人员所尊重,也是事实。

有个观点叫做:渠道项目的重心在于策划理念疏导。

不能再同意了。

但是,高端项目的渠道发动不成,一棒子怪中介是不合理的,代理公司的张三李四就有高端客户资源了?那些个看起来有,其实并没有的所谓资源,骗别人是本能,骗自己就是低能了。

中介有缺点,问题是哪个工种哪个人,没有缺点呢?

免责声明:本文系注册用户(作者)在房产圈发布,房天下未对内容作任何修改或整理。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房天下立场,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进行投诉。对作者发布之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精彩评论(0)

回复还可以输入200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
返回顶部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