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资讯中心  >评评谈谈才是ZHEN>  正文

手机看新闻

黄欣伟:请对B端好一点

评评谈谈才是ZHEN2018-07-05 00:41:13

今天所言及的B端,包括在地产全流程过程中提供服务的各个端口,不仅仅是中介,还包括物业管理、媒体、PR、展览、设计等等,不要以为只有销售在卖房子,一句“我们甲方”就好像高低贵贱立显,人性中的恶在于——夹层以为自己是二楼。

若果说之前房地产“依赖天气卖房”的时代已经结束,行业里叫嚣却只是叫嚣而已的抱团取暖都停留在口头,那么B端的服务质量好坏,对一线营销的反作用力,我们又何尝可以小看?

逆向思维一下,以上的各种B端以宁为玉碎的方式与之合作呢?

画外音可以口气轻飘:“供应商有的是,要吃饭的供应商有的是,我换就是”。

可能随着房地产销售的周转越来越卡,这种因为上游心态导致中游和下游的多米诺骨牌效应会被放大,我不是说恐怖片【后天】,因为明天可能就面临如下矛盾:

销售不畅导致的甲乙沟通,甲方之前的凶悍之所以得逞,是因为“看在钱的份上”

乙方之前的客气也是因为“看在钱的份上”,乙方为获得份额的各种谄媚和做作,还不都是“看在钱的份上”,当你给不出钱,你试试看?

1

中介,做最顽强的小强

的时候,中介的生存依赖于做了“内场销售所不愿意干的脏活累活”,这话可能今天依旧存在,但心态的天平其实已经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因为直接面对和掌握客户,过去几年上海特别是环上海一些楼盘的热销,都依赖于渠道发动中介,说白了就是:“中介拿到的钱多了,存在感迫切在咆哮”!

于是,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现实上演:

场的少爷小姐依旧个个白净光鲜孵空调,但每月也就拿或高或低的低薪;

中介依旧黑黑汗汗,但开出来的车已经全面高调;

尽管如此,两者之间“换不换”的问题依旧无厘头——

因为少爷小姐吃不了这个苦,内心羡慕嘴上却硬撑;

中介也想5A写字楼但想到一个词:“洋装瘪三”,读不准但听得懂。

罢了,罢了。

随着市场的严峻,即供应不断放量但客户总量有限,或者说客户的生成速度赶不上建筑的推陈速度,于是“客户稀罕”,掌握客户的中介可以输送给项目A,也可以输送给项目BCDEFG,自然价高者得。

因为如是,中介不仅让内场少爷小姐的眼睛红了,连甲方办公室的经理总监也不淡定,于是“去中介化”的调调盛行,内心独白就不说了。

一种“富贵不能淫”的职场版长久不衰,中介就将继续在刀尖上舞蹈:他们想要的行业尊重就算有,也只是功利表面的;鄙视他们的白富美,骨气的另一面叫做:“就算饿死也不干”。

所以,中介不会消失的,看不起也不能不认清现实。

2

存量时代,招商运营的翻身仗

可能遵循着中式思维里“给钱就是大爷“,这话翻译得洋气一些大概是“顾客是上帝”,所以所有拿人月费、、策划费的都好像活该被人吆来喝去,竞争市场也是正常。

楼市是不是长期遇冷,不敢妄加判断也不必阴暗诅咒;

但楼市进入存量时代之后,又一番冰火两重肯定开始了——

一方面,好的招商和运营,会让项目成为稳定的现金牛;

另一方面,鱼龙混杂的提报承诺,试错是检验真假的标准。

市场一冷,真假人才就像那个看得见裸泳的沙滩,但一个冰冷的现实是:每一个行业,真的大拿,也真的只有这么几个,而已。

于是,一边是大量存量项目求解救,一边是几个人才忙不过来,自然又是重复中介的价值观,即价高者得。

从市场经济而言,真的没错,不要用势利两个字来杀人。

一直有个观点:甲乙方是相对的。

这个观点从字面上看,容易被误读甚至被理解为“乙方阴暗仇富”,但事实是这种相对关系,只有到了市场环境恶化之后,再捂着盖着也会一发而不可收拾。

因为:甲方碰到个滞销项目,乙方大不了撤退不做,但甲方没有这个撒手的自由;

乙方今天求着你的虔诚,终于也是有底线的,拖转赖,你试试看。

B端或者乙方,都不是鸬鹚。

3

所有间接服务商团结起来

因为销售不畅导致的各种矛盾:现金流、话语权、服务商态度,这些现实功利的冰冷一直都存在,只是习惯了眼睛不看路面的所不愿意认错。

其实,今天的甲方真的就是整合商,看起来的管理公司,就算你是技术官僚出身也未必是产业链上每个环节的高手,所以暗中的坑,是坑躲不过!

物业管理是售楼处展示的动态服务形象,对价决定了什么级别的服务者,但人的主观能动性决定了在服务体系中的可多可少,就算采用机械的数据化来管理,局部动作的到位和主动与否,还是天差地别,因为对客户而言——无意中看到的一眼,可能就是他们眼中的盖棺定论。

同样的,从设计、施工、展览、活动、媒体林林总总,对着你笑的殷勤或有目的或真心,但对着你“假装疏忽”的细节,可能真的只有始作俑者和客户看得到,这时候“我们甲方”去哪儿了?!

技术专家也不是万宝全书,万宝全书还可能折了一只角呢!

站在验收的角度看问题,那些看得见的大毛病和小错误,但细节上的局部呢?

设计有个配图上色敷衍,

模型有个建模比例不对,

媒体有篇文章口吻商榷,

公关活动有个细节疏忽,

展览有个节点安排失察。

“我们甲方”的惩罚就是扣钱赖钱不给钱,但这些钱和项目晚一个月清盘的财务成本比比,孰轻孰重?

“我们甲方”会叫嚣:“哦哟,照你这么说,我们都要跪着求B端好好干活咯?!”

当然不是这样矫枉过正。

但是,因为销售不像原来,那句“抱团取暖”真的不是口号而已,又或者这口号做起来真的很难,要打破过去十多年的衙门架子,那么甲方作为整合商也好,管理方也罢,是不是也要适度改变一下沟通方式呢?!

“我们甲方”也不是从产房出来那天就含着样板房钥匙的,夹层总归是夹层,那个著名的猴子上树寓言温习下呗。

早做准备,至少不会在真实上演的时候想不开。

免责声明:本文系注册用户(作者)在房产圈发布,房天下未对内容作任何修改或整理。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房天下立场,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进行投诉。对作者发布之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精彩评论(0)

回复还可以输入200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
返回顶部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