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资讯中心 > 其他 > 正文

10大典型故事见证北京住房变迁

房天下业主论坛  2008-10-15 13:56

房子位居中国老百姓的“三大生活理想”(房子、车子、票子)之首。改革开放的春风把房子吹得货币化,人民收入增加,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从居住格局上由平房、大杂院、家属院到筒子楼,再到居住小区、别墅;住房愿望上也从“居者忧其屋”过渡到了“居者有其屋”、“居者优其屋”,而今天又到了“居者忧其屋”;房价上也是分阶段性的疯狂增长。我通过搜集改革开放这三十年来的典型住房故事,展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住房制度和百姓住房状况及梦想的变迁。   

住房篇

房子,自古就是保身立命之所,也与我们的生活最息息相关。30年来,关于房子,有太多的变化。从平房到楼房,从福利房到商品房,从一家几口人蜗居在不到20平米的斗室里,到现在你可以一人独享着上百平米的居室……

1、何京京

是上世纪50年代出生在北京的。何京京还记得她在60年代在北京上小学时的情景。那时,她住在北京地安门。她家的院子,属于一座旧王爷的府邸,解放后被政府改为科学院的宿舍大院。在她所住的那条街上,这样的大院有不少,比如交通部的、外交部的。所有大院的孩子,和在胡同里居住的普通平民的孩子一样,在一个学校、一间教室里上学。这种情形一直持续到上世纪的六七十年代。在文革十年中,北京城基本没有盖新房子。何京京明显感觉到北京人口剧增给住房带来的压力,那就是,四合院中搭起了越来越多的小房子,搬进来越来越多的住户。

可见改革开放以前基本上没有新房子的增长,普通百姓多以杂居的四合院、平房为主。

2、资深媒体人:曾颖。

我永远记得自己住的间房,那是在老家什邡最杂乱破旧的老街上,一下雨便稀泥满地,难以下脚。我最初记忆中的那间14平方米的小房就在外西街172号,此前,我是降生在距此500米左右的善施桥河边一所公厕隔壁的小房子。我对房子和家的记忆,最初始于两片巴掌那么大的亮光,那是老屋顶上玻璃明瓦透下的两小片天空。在它旁边,是挂着蛛网和灰尘的老瓦片,三者都有些年辰了,一例是古老得让人喘不过气来的感觉。这间只有14平方米的老房子被一道竹篾土墙隔成大小不均的两小格,外间小些,约占三分之一,既是客厅也是饭厅还是厨房,这一格上面有木板搭成的小阁楼,堆些平常不太用的杂物,在家里住房最紧张的那些日子,我曾试图搭梯子溜上那里去住,在那里,我至少可以把四肢向不同方向同时伸开地睡一次觉,但这个计划后来因为父亲想养鸽子赚钱而最终没有得逞,我们也因此而多吃了无数的灰尘和鸽子身上的微生物。这小小的房子便是我从出生到初中近10年居住的地方,狭小,拥挤,逼仄,杂乱,而且肮脏。

特点:兴奋

从平房到楼房的升级,人们肯定是兴奋。我想虽然在现在看来,可能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但是在当时住进楼房除了兴奋没别的了,即使有不好估计也顾不得,心里就一个美。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关注特价房上海官微

掌握沪上最新楼盘动态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